首页
搜索 搜索
快讯 >

新能源车“降价潮”蔓延,某豪华品牌“掀桌子”猛降8万

2023-07-12 10:13:06 懂车帝

来源:密探财经(ID:Spy Finance)

车市销量疲软,已露端倪。


(资料图)

看6月销量榜,前三甲被主流燃油车的轩逸、朗逸和速腾霸占,作为新能源担当的比亚迪秦PLUS DM-i、比亚迪海豚及特斯拉Model 3,只能靠后站。

遗憾的是,即便是轩逸、朗逸和速腾,6月也没一款车破3万辆,反观过去,轻轻松松。

这说明,车市的确低迷了。究其原因,一个是车市日益饱和,另一个是居民收入及消费不行了,换购率也降低。

上周,中汽协曾组织16家车企签署《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》,条款约定这些主流车企不打“价格战”,被指有违反垄断法后“秒删”。

这几天,车企以往围绕燃油车高库存的降价杀手锏,也迅速使在了新能源车上,大幅降价潮愈演愈烈。购车消费者,是不是该笑了?

7月10日,上汽通用旗下凯迪拉克品牌唯一纯电SUV锐歌全系官降6万元,起售价门槛不足38万元,截至8月底前还能再优惠2万元,实际降价已到8万元。

锐歌去年6月上市,去年四季度销量还不错,但到今年后,一路低迷,今年6月,锐歌居然只卖了42辆,近三个月销量不足百辆。据网上有车主普遍反馈说,锐歌的双曲面屏车机很拉胯,经常黑屏。

相比让用户享受价值6万元的“权益包”,锐歌直接拿掉这个,采取赤裸裸的官降6万元,似乎对市场更有杀伤力,这6万元的“权益包”交给用户自选。

外界突然想到,凯迪拉克是不是“偷学”了蔚来汽车,今年6月蔚来全系产品官降3万元,但同步取消3万元的“免费换电”权益包,参考悦读《车市厮杀白热化,蔚来汽车全系官降3万,对标"BBA"失败?》。

颇为戏谑的是,中汽协被曝前述“糗事”不久,多家车企迅速掀起降价潮,还是以新能源车为主。

特斯拉作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一条“鲶鱼”,此前曾因降价被北京某报公开批评过,让马斯克感到很“莫名其妙”。

有意思的是,特斯拉上周前脚刚签不降价承诺,后脚变相降价3500元,虽不多,但信号意义强烈。实际上,特斯拉今年6月销量7.42万辆,同比下跌4.8%。

去年以来,一汽大众被比亚迪挤下销冠之后,如今旗下大众、奥迪品牌传统燃油车销量一般,大众ID系列、奥迪e-tron系列均没有爆款。

如今,一汽大众“一马当先”,抢先对旗下卖的不够好的ID纯电车型大降价,以突显性价比优势,跟大众燃油车一起征战。

其中,ID.4 CROZZ入门版降价3.8万元,从起售价19.39万元下调到15.59万元,其他版本均官降5.4万元;ID.6 CROZZ入门级的“长续航PURE+”版的官降8.7万元,次低配官降6.9万元,中高配也有较大降幅。

上汽大众迅速跟进,以限时促销7000辆为由头,对ID.3产品进行“变相”官降,其中纯净智享版降3.7万元,只要12.6万元;极智版降4.2万元,已不足15万元。业内直言,这比“比亚迪海豹”更有性价比。

今年6月,一汽-大众ID系列卖了8785辆,上汽大众ID系列卖了9003辆,但均未杀进TOP10。估计德国大众都怀疑自己在中国市场投放的ID.3、ID.4、ID.6三款纯电产品,为何至今还没成为主流。

这一轮新能源降价潮,会否引起更大范围的降价?实际上,拼的是车企的综合实力,大车企自然扛得住,不少新势力估计够呛。

当前,制造电池的各项成本已大幅度降价,大的车企本身就有很强大的成本管控能力,一旦销量上来,规模即利润。